? 很多緊固件是采用冷鐓模具成形的。冷鐓模具承受劇烈的沖壓載荷,其凹模表面承受很高的壓應力。要求模具材料具有較高的強度、韌性和耐磨性。
冷鐓成型模具生產廠家冷鐓模具用鋼失效形式?
?

1、過載失效
過載失效指材料本身承載能力不足以抵抗工作載荷(包括約10%的隨機波動載荷)作用引起的失效,包括韌度不足和強度不足兩類失效。對韌度不足出現的脆斷失效應予以重視。
(1)材料韌度不足失效。此類失效前無宏觀征兆和斷裂突發性,是冷作模具失效中危險的事故,此類失效曾出現過人身事故,給生產安全和經濟建設造成很大的損失。這種失穩態下的斷裂失效在冷擠壓和冷鐓模具中容易出現,如沖頭折斷、開裂,甚至產生爆裂,其特征是失效產生前無明顯塑性變形,宏觀斷口無剪切唇,且比較平坦,造成模具不可修復的永久失效。
這種失效與模具材料韌度不足、承受過高應力有關。對冷擠壓模具實際承載能力分析計算可知,沖頭失效前承受的工作應變能力是材料斷裂消耗能的上千倍,說明了工作時沖頭承受高潛在動能和低的斷裂抗力。
根據能量守恒原理,沖頭斷裂勢能大部分轉變為擴展動能,其擴展的極限速度可達103m/s。當模具結構存在應力集中,如六方冷鐓沖頭尾部過渡區r≤1mm時,應力集中系數K=2;冷擠壓沖頭臺階處r=3mm時,K=1.3;甚至機械加工刀痕、磨削粗痕跡等均可成為薄弱環節,產生失穩斷裂。
高碳、高合金的冷作模具鋼,使用狀態為回火馬氏體和二次量、松弛應力一應變的能力低,一次碳化物的不均勻性分布又嚴重降低了材料韌度。因此,這類失效斷口看不到宏觀變形,微觀變形的尺寸大致與碳化物間距相當。
(2)強度不足失效。在冷鐓、冷擠壓沖頭中,材料抗壓、彎曲抗力不足,易出現鐓頭下凹、彎曲變形失效。在新產品開發中容易產生此類失效,這與工作載荷過大,模具硬度偏低有關。實際經驗表明,黑色金屬冷鐓沖頭硬度小于HRC56、冷擠壓沖頭硬度小于HRC62時易出現這類失效,同時說明材料強度不足,塑性有余,有韌度潛力可以發揮。
解決此類模具早期失效的經驗方法是脆斷失效減硬度,變形失效增硬度。
2、磨損失效
磨損失效是指模具工作部位與被加工材料之間的摩擦損耗,使工作部位(刃口、沖頭)的形狀和尺寸發生變化引起的失效。它又包括正常磨損失效和非正常磨損失效兩類。
(1)正常磨損失效。對表面尺寸要求嚴格的冷沖壓、冷擠壓模具,在保證材料不斷裂的前提下,模具壽命取決于表面抗磨損能力。通常模具使用壽命較長,表面質量要求高的沖裁模、擠壓模易產生此類失效。
(2)非正常磨損失效。在局部高壓力作用下,模具工作部位與被加工材料間發生咬合,被加工材料“冷焊”到模具表面(或模具材料“冷焊”到加工材料表面),引起被加工產品(或模具材料)表面形狀和尺寸發生突變,或在被加工產品表面出現嚴重劃痕等導致失效。在拉伸、彎曲模具及冷擠壓模具中易發生此類失效。
3、疲勞失效(多沖疲勞失效)
冷作模具載荷都是以一定沖擊速度、一定能量作用下周期性施加的,這種狀態與小能量多沖疲勞試驗(以一定能量周期性加載和卸載)相似。由于模具材料多沖疲勞的斷裂壽命多在1000~5000次,通常,裂紋疲勞源和裂紋擴散區無明顯界限。
模具鋼的疲勞性能和特征與結構鋼有很大差異。因為脆性材料疲勞裂紋的萌生期占大部分壽命,多數情況下,裂紋萌生與擴展難于區分。仔細分析疲勞條紋微觀形態可以看出,裂紋萌生多在材料表面的薄弱環節,如晶界、碳化物和應力集中部位。試驗表明,沖擊疲勞裂紋萌生約200μm微裂紋時,壽命占總壽命的90%以上,從斷口上很難觀察到結構鋼穩態擴展區和疲勞條帶。